<
d44l小说网 > > 一姐还是小学鸡 > 第171节
    新月格格更夸张啊,给老头子当小老婆,竟然口口声声是为了爱。说实在的,她最后死的实在也不冤。

    毕竟脑壳不好,就算长得漂亮,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她可怜。

    谁让她上赶着自找啊。

    还一个格格呢,要身份有身份,要地位有地位的。搁在他们湖港镇,随便哪家的姑娘要给有老婆孩子的老男人当小,绝对会被周围唾沫星子淹死。爹妈也肯定捶死她。

    不过她没爹妈了,最坏的还是那个老男人,太恶心了。肯定是老男人的种不好,所以养的儿女也是神经病。

    话题迅速跑了十万八千里,大家嘻嘻哈哈各自回家。

    进了村以后,海音才想起来问大姐:“敬老院肯收他吗?他们会不会不要他啊?”

    “肯定不要!”杨桃和虞凯都斩钉截铁。

    连自己爷爷奶奶都不想理的货色,谁愿意带上他惹麻烦啊?

    不过敬老院是政府的,只要政府硬压着,里面的人想赶也赶不了。

    江海潮摇摇头:“不一定,说不定里面的五保户会喜欢他呢。他们最喜欢找小孩讲话。”

    少先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献爱心的时候,她就发现爷爷奶奶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做什么。老人更喜欢跟他们聊天,听他们说学校里的事。

    还有爷爷奶奶特地留了瓜子花生,就为了等他们过去。

    她想应该是因为老人太孤独了。他们无儿无女,家里的侄子侄女之类的晚辈也很少过去看他们,他们希望有人陪伴。

    “对哦。”虞凯反应过来,“我们杨家圩以前的那个五保户奶奶,回回看到我都会给我一把吃的。”

    比起大人,好像还真的是老人更喜欢小孩。所谓的隔辈亲,似乎就是这么回事。

    大家说服了自己,便轻轻松松把这事儿撂开了。

    说到底,跟他们也没啥关系。

    到了院子门口,姐弟六人惊讶地发现家里灯亮着。

    平常这时间家公爷爷也会去初中的小饭铺帮忙卖夜宵,待收拾完了跟婆奶奶一块回来。

    今天怎么家里这么热闹?走进院子里就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。

    修远大妈笑着打包票往外走:“你就放心好了,老婶,回头肯定给你们家栽的好好的。农科站的技术员在旁边看着,再笨我们也不会栽坏的。”

    婆奶奶跟着送出来,满脸笑:“要你们费心唻,实在腾不开手。”

    “能忙是能耐。”修远大妈叹气,“忙才有奔头哎,我巴不得我们都能天天忙。”

    比方她,从夏天开始帮着收菜。一开始在本村收,后来村里都来不及供应,她连隔壁两个村都开始去收。

    累不累?当然累。大热的天怎么可能不累。但累的有收获呀,一天大几百斤的菜进出,哪怕只加价5分钱,也有好几十块钱的进账。一个月做下来,都赶得上以前家里一年的收入了。

    现在老叔老婶又托她找人帮忙栽草莓,干一天10块钱,就在家门口干活,多划算的事。村里好几个人听说了,可是主动找上的门。

    江海潮扫了一圈,发现今晚来家里的都是手脚麻利干活勤快的人。看来只要有机会,勤劳的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想方设法挣钱。

    她好奇道:“大棚这么快就盖好了吗?”

    上次他们过去看,感觉盖大棚好像挺慢的,要一根根的竖杆子,然后才能把塑料膜覆盖上去。听说4个人起码要三天时间才能盖好一亩地的大棚。

    从开学到现在,满打满算也没一个礼拜。

    婆奶奶笑道:“都9月份了,再不快点盖,到时候来不及栽草莓了。”

    看来是多请了人。

    姐弟几人交换了个眼神,都在心里偷偷感叹。

    秋月姐姐的政治书上写的: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。

    看来是真的。

    现在的婆奶奶跟一年前的婆奶奶已经大不相同,花钱找人干活,早就变成了天经地义。

    小孩们从院子走到走廊下,廊灯一照,显出了江海潮的一身打扮。

    修远大妈立刻惊呼:“哎哟哟,妹头不是小妹头,是大妹头咯。这一身啊,哪里像村里人?分明是个城里姑娘。”

    其他几个嬢嬢婶婶跟着附和,不停地强调,她一看就不是乡下人。

    搞得本来存心回家炫耀的江海潮都不自在了,借口还有书要看,赶紧往屋里跑。

    等进了里屋,海音才小小声道:“她们好热情哦,跟以前都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当然不一样了。哪有人不喜欢钱呢?以前她家穷,小孩又多。不说当面给你难看,明目张胆地看不起你,懒得跟你家打交道总不稀奇吧。

    今天来她家的几个嬢嬢婶婶,其中就有人去年这个时候看到他们姐弟从来没反应,跟没看见一样,更别说这么夸张地夸他们了。

    唉!杨桃叹了口气,小小声道:“大人好现实哦。”

    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这么现实呢?你有用,你厉害,你能给人带来好处,你看到就是一张张笑脸。

    所以,想要过得好,就必须把自己变得更厉害。

    江海潮催促弟弟妹妹们:“别想了,赶紧刷牙洗脸,早点睡觉吧。”

    今晚婆奶奶在家,别想看什么《天地男儿》了。

    姐妹仨惆怅地上楼睡觉。

    都躺上床闭眼睛了,海音突然间想起来:“大姐,草莓栽好了谁管大棚啊。”

    上学期他们家种西瓜,那会儿是家公爷爷看着。但当时家里还没在学校开小店,家公爷爷两头跑也能跑过来。

    现在绝对不行,两边学校的生意已经把他们完完全全地占牢。

    江海潮也不知道,只能胡乱猜测:“请修远大大帮忙?”

    答案第二天一大早就揭晓了。

    他们爬起床,看见灶房里朦朦胧胧有人影,都惊讶的不行。

    为了做小学和初中的早饭生意,不管家公爷爷还是婆奶奶都天不亮便出门,这个点儿怎么还没动身?

    等走近了,看清楚人脸,杨桃吓得“啊”的一声。

    剩下几人本还以为遭贼了,虞凯第一个冲到前面。太嚣张了,天都亮成这样,贼竟然还敢不逃跑?

    等他冲到前面看清楚人脸,吓得也“啊”了一声。不过他比杨桃出息,好歹还能结结巴巴地喊一声:“婆婆婆奶!”

    江海潮稀里糊涂,虞凯的婆奶奶怎么会到这里来?不对呀,这张脸怎么这么熟?

    妈呀,想起来了,这不是杨桃和超超的婆奶奶吗?

    去年秋收时,她过来帮忙,几乎没有一天不骂他们的,早就把他们骂出心理阴影来了。

    就连江海潮认出她的第一反应都是拔腿就跑,想跑回房去换衣服。

    她这一身蕾丝镶边的裙子,还特地梳了公主头。虽然因为家里没化妆品,所以没上妆,但落在杨婆奶眼里,肯定是大写的没规矩,绝对能叨叨死她。

    结果杨婆来眼睛一瞪:“跑什么跑几点了?还不赶紧刷牙洗脸吃饭,不上学了啊。”

    吓得江海潮一声都不敢吭,乖乖听令。

    今天的早饭桌真安静啊,家公爷爷拿着鞭子在旁边吓他们时,他们吃饭都没这么规矩。

    包括原本还撒娇,说今天不想吃早饭要去学校吃煎饼的超超,也乖乖端着碗吃烫饭,半句话不敢讲。

    杨婆奶还是那张铁板脸,看他们闷头吃饭,眉毛皱得更厉害了:“吃鸡蛋,鸡蛋煮了不吃啊?一点规矩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咔咔咔”桌子上响起了整齐划一的磕鸡蛋的声音,大家剥了蛋壳,赶紧吃鸡蛋。

    等到吃完饭,不用杨婆奶说半个字,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赶紧收拾桌子。

    反倒是杨婆奶不耐烦地挥手:“放着吧,赶紧上学去。假积极个什么劲?上学怎么不见你们这么积极。”

    江海潮真是要憋死了。她拼命告诉自己:忍住忍住,过几天等草莓栽好就行了。

    临走前,杨婆奶又塞给他们一人一只石榴,绷着脸:“带到学校去吃吧。”

    现在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,她拿给他们的石榴不大,但是相当甜,吃在嘴里水润润的。

    大家走在上学路上,杨桃突然间猜测:“我婆奶奶不会过来专门看大棚吧?”

    妈呀,所有人都吓得脸色惨白。他们原本以为是行政拘留三天,结果现在看来起码是有期徒刑5年。

    太可怕了。

    虞凯结结巴巴:“你……你婆奶奶怎么也不应该跑到这儿来啊。你舅舅舅母能放心啊?”

    “放心的很。”杨桃好想翻白眼,“我舅舅舅母根本不搭理她。”

    虞凯都要跺脚:“那她跑我们这来干嘛呢?她又不是不能干活,瘫在床上要人养。”

    这谁说的清啊。杨婆奶的脑回路,他们就从来没理解过。

    正常情况下,谁没事背井离乡,非得跑到别人的地盘去混?说个不好听的,管大棚也不是非她不可呀。

    “是不是因为她孤单啊?”海音小小声地试探问,“二姐的舅舅舅母都不理她,表哥表姐们也不跟她讲话。她其实也像五保户呀。”

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,好像真是这么回事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她还不如五保户呢。

    她又不是真的五保户。

    虞凯动了恻隐之心,小声问:“那我们以后是不是要对她……嗯,亲亲热点?”

    话一说出口,他自己先打了个哆嗦,想象不能。

    其他人个个噤若寒蝉,不约而同将头摇成拨浪鼓。

    不要不要,他们还是别往枪口上撞了。反正他们现在早出晚归,中午也不回家吃饭,和婆奶奶打照面的机会都少,何况杨婆奶。

    江海潮突然间想起一件要命的事:“那杨婆奶住我们家的话,她睡哪儿?”

    她家的房子上下两层都是2室1厅的结构,两间房之间是卫生间。现在1楼两间房分别住着家公爷爷和婆奶奶以及虞凯和海军跟超超。楼上房间睡的则是三姐妹。

    如果再加一个杨婆奶,楼下两间房显然不合适,只能是睡她们的床。

    一想到那场景,江海潮头一个站出来高风亮节:“我个子高,占的地方大,恐怕睡不赢。我打地铺吧。”

    呸。

    一个被窝睡的姐妹,谁还不知道谁。杨桃和海音也争先恐后:“我打地铺吧,我睡相不好,我爱翻身。”

    最后她们决定统一当孝顺的外孙女儿,把床全留给杨婆奶,集体打地铺。

    而且既然打地铺了,也不非得在一个房间里睡。楼上其他两间房都空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