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生2010:我加点做大佬 > 重生2010:我加点做大佬 第795节
    陈河宇刚走进办公室,便有一道倩影,犹如乳燕还巢般,直直地朝他扑来。

    人未至,一抹淡淡的香味,就钻进了他的鼻子里。

    第560章 方法给你,你们也造不出来!

    “回来就好,这一趟好来屋之行,感觉如何?”

    陈河宇把温小米轻轻地揽在怀里,并用手掌拍了拍她的后背,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学到了很多东西,两相对比之后,才知道华语电影与好来屋电影之间的区别,其他方面一切顺利,除了食物难吃了一点。”

    温小米昂着脑袋,盈盈一笑,贴在陈河宇的胸口前,慢条斯理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中午我约了萧央和老胡,准备去他的餐厅聚一聚,你要一起吗?”

    陈河宇微微低头,吻在她的额头上,轻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了,我如果在场,气氛可能会很奇怪。”

    温小米摇了摇头,直接拒绝道。

    尽管两人的关系,一直隐于地下,但总归有些模棱两可的风言风语,令她心生忌惮。

    对温小米而言,当前的生活让她极为满意,既拥有一份热爱且稳定的工作,也有一个可爱健康的宝宝,以及一个爱她疼她的男人。

    并且,经过最近几年的沉淀后,使她明白一个道理——做人要知足常乐。

    “那好吧,你回去看过庭辉吗?他现在连学步车都不用,就能跑得飞快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在谈到大儿子时,不由地会心一笑。

    “阿姨找我抱怨过,一天要给他收拾五六遍玩具箱,实在太调皮了!”

    “你小时候,会不会也是这样呀?”

    温小米抿了抿红润的小嘴,一脸好奇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小孩子嘛,在他这个年纪,正是人嫌狗厌的时期,给阿姨多涨点工资和奖金,让她多费心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拉开一把椅子,稳稳当当地坐了上去,然后沉声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放心啦,我心里有数。”

    “陈大老板,这是我的商业计划书,请过目!”

    温小米挺了挺纤细的腰身,继而变得一本正经,主动递上来一沓厚厚的文件。

    封面上写着:山海影视制片流程优化建议!

    “看来你的功课备得很足嘛,我先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淡淡一笑,随手翻开了文件。

    温小米想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,他自然不会泼冷水。

    他的阅读速度极快,密密麻麻的一整页图文信息,往往只需扫上一眼,便能全部收入脑海。

    短短三十秒,一份数万字的策划案,已经牢牢地印在了陈河宇的脑子里。

    内容上,并未超出他的预想,基本是把好来屋的监制准则,进行了本土化的改良。

    核心元素主要有四点:

    第一、强化制片人员的项目参与度,建立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监制团队,从业人员在电影制作方面必须具备广泛的拍摄知识和项目经验。

    深入影视制作的各个阶段,包括剧本开发、选角、制作过程和后期制作,从而确保作品的整体质量和一致性。

    第二、筹建一个独立的监督评鉴部门,负责审核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合规性和质量标准。

    应该由行业内的顶尖影评人、学者和市场调查员组成,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,进而保障影视作品的质量下限。

    在内部制定一套评估标准和流程,对影片进行审核和评级,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资金和宣发资源。

    第三、强化导演组的竞争机制,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,鼓励优秀的电影制作,培养更多的青年导演。

    先从小成本的网剧、网络大电影开始,采取广撒网策略,打造一个完美循环的业界生态。

    第四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,通过与好来屋电影公司、欧罗洲电影协会的合拍项目,暗中培养自己的制片人、导演、编剧、摄影师和录像师。

    山海影视的电影、电视剧和综艺节目,若是想继续开拓海外市场,提高市占率,本土化运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
    “有进步!”

    陈河宇点点头,言简意赅地点评道。

    虽然一些建议过于理想化,而且还会压制导演的权限,但未尝不是一条正确的路子。

    譬如汪嘉卫这种导演,一部电影、一部电视剧,非要打磨个三五年,往往不是投资人疯了,就是剧组的演员抑郁了。

    显然不合理!

    只要提升制片人的权利,就可以有效压制这一现象。

    以往导演和制片人的话语权大小,全靠各自在圈内的地位和人脉。

    假如一部电影,它的制片人是江文,那么最终的成片效果,绝对会变成他的作品风格。

    温小米的策划案,便是想把混乱无序的华语电影行业,推向标准化的合规道路。

    “真心话?没有哄我?”

    温小米翘着莹亮透粉的嘴唇,咯咯笑着道,一双水灵灵的眼眸里满是喜悦之情。

    “我让莫斯再帮你修改一遍,先不着急给老林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干笑一声,随即补充道。

    “我就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温小米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,嘟着嘴小声道。

    “去吧,帮我喊郭幡进来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揉了揉她的小脑袋,温言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我出去了,周末在家煲汤,你要来喝吗?”

    温小米眨了眨眼睛,饱含深意道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爽快答应道,他清楚温小米的言外之意。

    9月13号是中秋节,他肯定走不开,温小米选择延后一天,倒也显得善解人意。

    随后。

    郭幡推门而入,他本想汇报一下《流浪地星3》的宣发进度,但他刚想开口,便被陈河宇打断了。

    “喊你上来是为了喝茶,不谈工作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摆摆手,淡淡一笑道。

    如今的山海影视,在他眼里,不过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子公司,哪怕《流浪地星》系列的赚钱能力再强,也不及山海微电和夸父能源的万分之一。

    “好勒,您想喝什么茶,我来泡。”

    郭幡嘿嘿一笑,一副自来熟的样子,轻手熟路地打开了陈河宇的茶柜,接着捧出一套茶壶茶具,笑呵呵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瓜片吧,在右手边,第三层的最后一个盒子里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指了指道。

    “老板,《流浪地星3》的档期定在了2020年的大年初一,明年四年上旬,估计可以搞完《流浪地星4》的筹备工作。”

    郭幡一边煮茶,一边同步自己的近况。

    陈河宇听得一阵恍惚,在他重生前,郭幡连《流浪地星3》都没拍完。

    这一世,地星的经济、文娱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,重生带给他的先知先觉能力,早已没了价值。

    “时间过得真快。”

    陈河宇轻叹一声,不禁心生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我加入公司都快六年了。”

    郭幡颇为认同的点头应道,从2013年到2016年,他在《流浪地星》系统上,足足耗费了六年时光。

    不过,尽管他的作品少,但圈内的地位可不低。

    论票房成绩,他在华语电影院属于独一档的存在,就连萧央都得排在他的屁股后面。

    除非老萧的《山海2》,能继续保持第一部的水准,才有一较高下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“一会去老胡的店里喝一杯?”

    陈河宇接过老郭递来的热茶,漫不经心道。

    “不掏钱就行!”

    郭幡开着玩笑道。

    胡戈开店,年亏百万,平日里时常光顾的客人,大多都是圈内好友。

    愿意买单的占少数,亏损的重要来源便是陈河宇。

    私底下,不少人调侃老胡,他的这家店,完全成了陈老板的专用食堂。

    只有胡戈深知,自己亏个毛线!

    陈老板一出手,最低也是一辆限量版的大米air car,足够支付几十年的账单。

    “老胡的餐厅迟早被你们吃倒闭!”

    陈河宇打趣道。

    “老板,我才白嫖了几顿而已……”

    老郭弱弱地回道。

    两人闲聊了十来分钟,眼看时间不早了,陈河宇便掏出手机,给萧央打去电话,让他叫上老胡去一楼集合。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