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听罢,欧文神父更满意了,他仔细地询问了阿廖沙的家庭情况,在得知阿廖沙已经是个孤儿后,毫不犹豫地收下了他。

    欧文神父甚至亲自牵着阿廖沙的手,把他带到了分教廷里专门给预备神官们准备的房间,让他今晚上先好好休息,明天再检测光明天赋也不迟——欧文神父认为,长相如此圣洁出众的阿廖沙,绝不可能是个没有光明天赋的普通小孩。

    阿廖沙乖乖应下,欧文神父离开后,房间里别的孩子纷纷凑过来和他打招呼,大家一起吃过了晚饭,孩子们又给阿廖沙在大通铺上腾了个位置。

    小阿廖沙和这些实际年龄比他还小的孩子们一起度过了平安的一晚。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,欧文神父当着分教廷里一众神职人员的面,把阿廖沙叫到了面前,他从一个神官手中接过水晶球,郑重其事地放在了诵经台的软垫上,抱起阿廖沙,将小孩细嫩的双手贴在水晶球上。

    霎时,水晶球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,使在场所有人都闭上了眼。

    几秒后,欧文神父大声宣布道:“他就是我要找的孩子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测试结束后,欧文神父又带着阿廖沙去了一趟藏书室,让他挑选一本属于自己的《光明颂》。

    “《光明颂》是每一个神职人员的入门课本,去挑选一本你喜欢的吧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代,每一本书都是由专门的抄书员纯手工抄录再装订的,因此没有两本完全一样的书,而山羊小镇分教廷里的藏书,来源于整个瑰夏公国各个分教廷里淘汰的老古董,版本之间区别不大,倒是装订上五花八门的。

    阿廖沙点点头,他其实很怕这个总是严肃着但对他笑眯眯的神父,他总觉得欧文神父对自己的喜爱是有什么深意在里面的。

    只是现在尚还年幼的阿廖沙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。

    他没有真的去书架前对着那些本就泛黄的旧书挑选,而是随意地从靠近手边的地方抽了一本,然后告诉欧文神父:

    “神父,我选择这一本,因为我似乎感觉到这本书里有什么力量正在指引我。”

    第20章 潘神

    闻言,欧文神父脸上的笑容更大了。

    他连说了三声好,心中对阿廖沙是愈发的满意——长了一副神赐的美貌,又有着出色的光明天赋,并且对《光明颂》这样的典籍也有感应。

    这个孩子,一定会成为他将来爬上主教,甚至是大主教之位的一大助力。

    欧文神父抚摸着阿廖沙柔软的发丝,现在,他甚至比给小镇居民们做礼拜时的样子还要和蔼可亲。

    “去吧,回宿舍,平时多看看书,明天开始你会和其他预备神官们一起学习法术。”

    阿廖沙点头应下。

    他明白,欧文神父是他目前安稳生活的倚仗,他必须当个听话的好孩子。

    回到宿舍后,阿廖沙正想回床上躺一会儿,却发现,整个大通铺上属于他的那个位置空荡荡的,没有任何被褥。

    甚至连床单也是略深色的。

    阿廖沙抿抿唇,伸手一摸,果然,是湿的。

    这个点,其他孩子们正在上课,整个房间里只有阿廖沙一人,于是他挨着把大通铺的每一个床位都摸了一遍。

    只有他的床位上是湿的。

    什么情况不言而喻。

    阿廖沙明白,是今早上的测试,自己的天赋和欧文神父的另眼相待使别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威胁,于是一致决定要排挤他。这种行为其实很好理解,不说别的大城市或是都城,有些预备神官本就是贵族家庭的小孩,但至少在山羊小镇,这个野蛮的地方,会把孩子送来分教廷的,大多是吃不上饭的穷苦人家。

    这些孩子们,从小生活在看不到希望的沼泽里,突然有一天,或是因为姣好的容貌,或是因为飘渺的天赋,来到分教廷这样能使他们吃饱饭活得有尊严的地方,一定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,但阿廖沙的到来又使本来的平静被打破——欧文神父说,阿廖沙才是他要找的孩子,那我们算是什么呢?

    于是便出现了类似于“陶片放逐法”的一幕。

    阿廖沙并不打算告状或是什么,因为至少现在,他还无法确定自己在欧文神父心中的份量到底有多重,他根本不知道欧文神父究竟要利用他来做什么,只能静观其变。

    而他一个人,也绝无法在这种情况下和十几个小孩抗衡,只能被迫接受被排挤的局面。

    阿廖沙把他的《光明颂》在放在了窗边的小桌上,去了趟食堂——预备神官们是不能去分教廷的食堂用餐的,到饭点时会有专门负责照顾他们的神官把饭菜送到房间,孩子们会凑在长桌上分享这些食物。

    可阿廖沙并不知道这些,他很怕在别的孩子们的排挤下没有饭吃,便打算去食堂里碰碰运气。

    “阿廖沙,你要去做什么?”阿廖沙尚未走到食堂,就被一个路过的神官拦下。

    这个神官也见证了今早上天赋测试时,阿廖沙激发出的金色光芒,这些成年神官们想得远比小孩们多,他们本身也是会光明法术的,能更深刻地意识到阿廖沙的天赋到底有多么出众,因此,他们的立场和欧文神父是一致的——只要阿廖沙能平平安安的长大,并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像这样出色的光明之力,那他有极大的可能会成为教廷的新任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