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d44l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> 五百八十一章 到家
    置产的事一时半会儿还办不成,不过金嘉树已经命周小见留意市面上铺面转让的消息了。

    周小见从前是在街面上讨生活的跑腿少年。虽说如今他有了固定的差事,但还有许多熟悉的小伙伴仍旧在从事着老行当呢,消息灵通得很。他也不需要自己四处奔波,找小伙伴们打听一下,就能收集到情报,倒也轻松。只不过用这种方式收集到的情报,时效性方面可能要打个折扣罢了。

    金嘉树也不在意,真正的好铺面,会让城中高门大户抢着要的那一种,也轮不到他来肖想。他只想要几个平平常常、安安稳稳的铺面,可以让自己挣点儿租金做零花就行了。

    海礁也顺道在卫学的同窗当中打听相关的消息。卫学的学生们消息也灵通得很,而且时效性更佳,往往一间铺面还未正式被推出市场,原主人家的孩子就已经先一步把事情告诉了相熟的朋友,根本不用经过经纪的手,便已完成了交易。海礁通过这种方式,在冬天到来前,打听到了两间不错的铺面,还是前铺后宅,可以住人的那种。他自己的零花钱是买不起了,但金嘉树没问题。

    金嘉树迅速买下了其中一间铺面,只可惜在他前去另一间铺面问价时,已经有旁人抢先完成了交易。不过能买到一间铺面,他已经很满足了。

    铺子位于城中大校场附近,原本是做马鞍生意的,前头是店铺,中间有个小作坊,最后面的院子住着工匠们。他家原本手艺平平,家里老人去世后,继承人手艺竞争不过附近的另一家同行,又经营不得法,才会落得倒闭的下场。卖了铺子,店主一家打算拿着钱去长安周边的小县城安家,再开一家马鞍店,收到钱后,根本没有多啰嗦,便迅速离开了。

    金嘉树在铺子里转了一圈,觉得这地方还挺宽敞的,格局也不错,收拾得挺干净。倘若不是新店主的手艺不如人,附近又有另一家同类店铺生意更好,这家店也不至于维持不下去。

    不过大校场附近已经有另外两家马具店了,实在容不下第三间。这家店难得位置、面积都好,用来开马鞍店太过可惜了,改造成茶室食铺什么的都合适。不知是否会有精明的生意人上门来租铺面呢?

    金嘉树在自己的新产业里转了一圈,便关门离开了。他又不打算自己开店,自然不会操心这些事。铺面的出租事宜,他已经交代了经纪人,后者自会去替他找租客的。

    最近谢文载先生布置的功课越来越深了,他可得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到学业上才行。

    皇帝很可能认定了他无法在几年内考中举人,上京赴考,所以将他丢在长安,就觉得安心了。

    可他心里不服气。

    亡父、先生、同窗、好友们都夸过他聪慧过人,他也不知道他们是在说真心话,还是仅仅想要哄他。但他想要试一试,试试能不能在十年内挣个举人功名回来。不真的去试着考一考,他就不相信自己真的办不到!

    麻尚仪看到金嘉树置办了一处产业后,便迅速将精力重新放回到学业上,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只要金嘉树愿意专心读书,那产业相关的事务,她可以替他料理妥当了,连租客都能解决,不用他操半点心。

    金嘉树想要在长安置办产业,添些进项,也是长远之计。他这是乐意在长安长期安顿下来,才会考虑这些生计上的问题。这是正事,麻尚仪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。她心里还挺欣慰的呢,这事证明许娘娘的长子是个懂得过日子的好孩子,而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。懂得过日子的人,就懂得人情世故,不会为了一些所谓读书人的规矩,就挑亲娘的礼,戳亲娘的心。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麻尚仪怀着欣慰的心情,迅速出手替金嘉树的新铺子找了个可靠的租客,不到三天的功夫,最初三个月的租金便已交上来了。她赶紧将银子入了账,便换了一身衣裳,出门去隔壁海家,找海太太马氏闲话家常。

    麻尚仪对海家的孩子了解得不多,但海家的哥儿愿意劝金嘉树在长安置产,真真正正地安顿下来,还能在功课上帮到他,这就值得夸奖。麻尚仪打算去陪马氏说说话,顺道恭维几句,若是能打听得海家的哥儿喜欢什么,新年的时候,她就可以找借口给他送点礼了。

    不过麻尚仪来到海家后,却不走运地正赶上马氏要出门。

    马氏在正屋里换衣裳,孙女海棠也刚刚换上了素蓝色的棉袄与深灰色的裙子,一身素净地站在院子里等候。见麻尚仪来了,她便上前去行礼:“见过嬷嬷。给嬷嬷赔礼了,今儿不凑巧,祖母与我这就要出门,恐怕不能招待嬷嬷吃茶了。”

    麻尚仪一脸关心地问:“怎的这般匆忙?你今儿这一身是……哪家亲友有丧信了不成?”

    海棠微笑道:“不是的,是周家三房刚打发人送了信过来,道是我姨奶奶的儿子晋林表叔从驻所回长安奔丧了,今儿刚到的长安。我姨奶奶还在庄子上呢,家里也没个长辈在。祖母担心表叔表婶,便打算要赶过去相见,顺道看看有什么能帮衬的。”

    麻尚仪不由得面露讶异之色:“周晋林?他这时候才回到长安?”马老夫人百日都过了吧?

    海棠平静地点头:“边城离得远,这一路来回就好几千里呢。况且他身上有军职,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,想必是需要交接的事务太多,路上才耽搁了。”

    麻尚仪若不是西北出身,还有熟人亲友是在宁夏中卫驻守的,兴许就信了。可三个月的时间,即使是驻守肃州的人,也能回来了,更何况周晋林是在宁夏中卫?一千多里地,真的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赶路么?

    不过她没有多说什么。边城局势复杂,兴许就真有事耽搁了呢?边军事务关系重大,总不能为了一个武将要守孝,就把正经军务给抛在一边吧?别说周晋林只是死了继祖母,就算是死了亲娘,在回家奔丧之前,也得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。若是遇上战时,他根本就不会回长安奔丧,往自个儿的手臂上绑一根白麻布带,便算是戴过孝了。

    马氏穿戴好了出门,见到麻尚仪,忙向她赔不是:“真对不住了,今儿有事,实在是没法招待您。您若有什么急事,只管跟我说,能帮我的一定帮。”

    麻尚仪笑道:“我能有什么急事?不过是闲着无聊,过来寻你说说家常话罢了。你有正经事,只管忙去,得闲了,我再来看你。”

    马氏连忙向她道谢,又赔了一回礼,亲自把她送出了门,方才转身拉着孙女海棠上了马车,朝着周家三房的方向急驰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