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《双顶流竟然是死对头》作者:椰香薄饼【完结】

    文案:

    陆衍x顾瑜

    作为现役顶流的顾瑜,在粉丝眼里是只爱音乐,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的清冷人设。

    作为影帝预备役的陆衍,则经常因其好身材且不怕露出来,是粉丝眼里的男菩萨。

    二人因超高的颜值和业务水平,虽然没有一张同框照,却有无数拉郎cp粉。

    然而,在粉丝不知道的场合,两人却是不合了整整十年的死对头。

    一次走错房间,打破了两人十年间微妙的平衡。

    被吃光豆腐的顾瑜第二天醒来后的第一反应:男妈妈果然不错。

    第二反应才是:草(一种植物),为什么会是他在下面?!

    气的他卷铺盖就跑。

    陆衍在找和他春风一度的那个人,却没想到,让他食髓知味的人,竟然是他的死对头顾瑜?!

    ----

    小剧场:

    顾瑜的经纪人恨铁不成钢的看着第二次和陆衍发生关系的顾瑜。

    顾瑜小声地解释道:“那我不是想着,我上一次在下面,这次一定要在上面吗,我不能吃亏。”

    经纪人满脸嫌弃:“那你成功了吗?”

    顾瑜的沉默震耳欲聋。

    经纪人:“我看你就是馋他的身子!”

    内容标签: 强强 欢喜冤家 娱乐圈 甜文 轻松

    搜索关键字:主角:顾瑜,陆衍 ┃ 配角: ┃ 其它:

    一句话简介:顾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?

    立意: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

    第1章

    “我说了,这个活动,有我顾瑜,就没他陆衍,有我没他有他没我,没得商量。”

    这么一句短短的录音,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,在网上迅速发酵。

    #顾瑜 录音

    #顾瑜 陆衍

    #顾瑜 耍大牌

    #顾瑜 陆衍不同台

    #什么活动?

    #顾瑜 陆衍认识吗?

    微博热搜上,挂满了与这条录音相关的内容,并且阅读量都在飙升,话题后面直接从“爆”上升成了“沸”,营销号们像是早就准备好一样,有的开始安利顾瑜这些年来的热歌,有的开始盘点顾瑜这些年来“耍大牌”的黑料,纷纷开了工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当红顶流歌手,路人对顾瑜的声音也是很敏感的,哪怕不敏感,那句“有我顾瑜”就一下表明了说话人的身份。而顾瑜的粉丝几乎是一听就能确认这个声音就是顾瑜的,他们想撇清关系,都找不到角度,他们懵了。

    比顾瑜粉丝更懵的,是这段录音中出现的第二个人——陆衍的粉丝。

    陆衍的粉丝在听到这段录音前一秒,还在超话里舔屏,陆衍刚杀青了一部戏,还有一部已经定档了的新电影,新电影剧组要在下周的“星光大赏”晚会上走红毯,进行电影宣传,一下子太多的宣传物料、杀青视频,他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研究,就被莫名拉进了热搜里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不明白,顾瑜和陆衍,这两个人,认识吗?

    就连他们的cp粉也发出了同样的灵魂拷问,cp粉们甚至不知道这种“血糖”能不能磕。

    他们两个人因为差不年的年纪、出众的颜值,一个算是年轻音乐人中的顶流,一个算是年轻演员中的顶流,有一批拉郎cp粉,但他们,难道是不是纯纯拉郎的南极cp吗?

    顾瑜的粉丝也在全网找顾瑜和陆衍的交集,他们和陆衍的粉丝一起冲入了“衍瑜濛濛”cp超话。

    cp粉们纷纷表示:不知道啊,我们现在是真的“懵懵”了。

    顾瑜的粉丝心情急切,语气稍微有些差:你们磕了这么多年,难道都在磕空气吗?一点痕迹都没有吗?

    颜狗cp粉惭愧:……我们磕脸,就够了,阿瑜那么多mv素材,阿衍那么多影视剧素材,阿瑜还有那么多歌,剪视频都来不及。

    一旁围观的陆衍粉丝:……

    双方唯粉只能自力更生,陆衍粉丝从陆衍出道以来出演过的所有电视剧、电影的ost,从歌手到作词作曲,甚至和声都看了;顾瑜粉丝则把顾瑜mv里的女主角们入行以来拍过的所有片子都扒了一遍,都毫无所获。

    他们又去看这俩人出道以来所有出席过的活动。

    这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。

    顾瑜和陆衍,这两个人,一个出道8年,一个出道5年,哪怕各自领域不同,但他们竟然从来没有在同一场合出现过,连身上的代言,也都是竞品。

    这如果说是巧合的话,那配上今天的录音……

    他们这才开始仔细回味录音里那段话的本来意思。

    “有我没他,有他没我。”

    这两个人,难道是,真的不和?

    而且,从出道以来就从未同台过的话,难道是他们出道以前就认识?

    有了这个猜想,唯粉们着手把二人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都捋了一遍。

    果然,他们两个人都是b市h区的,从幼儿园,到小学,再到初中,甚至高中都是一个学校的。

    这个结论一出,不管是陆衍粉丝,还是顾瑜粉丝都闭麦了,他们都只敢在自己的核心粉丝群里讨论,不敢发在公共场合,生怕被有心的人利用。

    他们分别各自联系了工作室,希望工作室给他们一个方向。

    此时,他们各自的工作室也焦头烂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