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在你跟相府的人抱怨了一下之后……
杨仪拯救了你。
他派了两个小吏过来,问清楚了你的要求之后就把这些琐事都接手过去了。
……你有点好奇,矢志准备接诸葛亮班的文官居然十分擅长这些琐碎的后宅工作,你觉得这实在想不到。
丞相听完你的疑惑之后,反问了你一个问题,“阿迟以为行军打仗,只管向前便好?”
……你懂了,这些负责粮草辎重后勤事宜的文官,其实连更絮烦复杂的工作都不在话下,何况是偶尔客串个家庭主妇【
这样想一想,丞相还真有一群贤内助呢【
总而言之,杨仪帮你选的地方在渭水一条支流附近,这里山势奇伟,水流清澈,山脚下用幕帐围了,再铺上席子,十分适合赏玩春景。
唯一没想到的一点是,河岸这一侧虽被相府的人占了,但河对岸那一侧并未被你们提前也圈上。当然,这种骄横跋扈的行事风格跟诸葛亮也不太搭,丞相是不会因为介意其他人也来这里踏青赏春,就要将方圆几里全都圈起来不许人靠近的。
不过仆役跑回来说对面踏青的似乎是曹家人之后,你们这边就没有后文了。
大家交情是没有,旧账倒还能翻一翻,现在又不是朝堂,还是不要见面了吧。
聚会气氛是融洽的,不管丞相最近怎么看江东士族不爽,都不会在哥哥面前提起这些事,诸葛瑾也闭口不谈时事,两个人聊着聊着就聊起了曹植来长安之后做没做新赋,哪首写得好哪首写得不好……尽管据你所知,这两位都不怎么吟诗作赋,但不妨碍他们对长安城的文学新走向品头论足。
在你专心致志的盯着烤猪腿的时候,婢女跑来跟你说,阿鸮又不见了。
??????
“你们怎么看的?”你有点不能理解,“她上一次在宫中淘气的事,我不是同你们说过,要你们留心?”
“婢子们确实留心了啊!女郎身侧特意留了两个人照看!但不知怎的,一转眼的功夫就不见了!”
你再问也问不出什么,婢女们都是一脸的魂飞魄散,但这事儿太奇怪了,你想,阿鸮在宫中时是跟皇子公主们一起玩,小黄门看顾得少了,给了她机会跑出去也还正常。
相府里都是自她生下便看着她的婢女仆役,而且有这件前车之鉴,今天出门前你还特意叮嘱过,要她们加一百二十个小心,怎么还能给她看丢了呢?
而且最奇怪的是,婢女们说不出阿鸮到底怎么在她们眼皮下跑出幕帐的,仆役们也说不出怎么就没看见她。
不管怎么说,你还是得先去把她找回来。
你找人不需要兴师动众,自己读个感知位置就行。
……呃,阿鸮在河对岸。
就算这里水势并不湍急,她也只是个五岁的小萝莉,因此你一瞬间想到了各种教育熊孩子的方法,包括但不限于动用先主留下来的那捆藤条。
你起身欲向外走时,正与兄长喝酒聊天的丞相目光移了过来,“发生何事?”
“嗯……炭火气熏得我眼睛疼,”你随口说道,“我去幕帐外透透风。”
丞相也露出了一个若有所思脸。
阿鸮并不觉得自己年龄小,不该乱跑,她是个有理想更有行动力的人。
而且她成功了。
虽然有一点狼狈——实际上,她在河里摔了一跤,浑身都湿透了,是被魏王府的护卫捞上来的。
但现在她裹了毯子,十分舒服的坐在魏王妃身边,一边捧着杯子喝一点热蜜水,一边盯着那个闪闪亮的魏王看。
魏王虽然少言寡语,但此时也被她看得有些疑惑。
“你是谁家的孩子,看孤做什么?”
“大王莫吓到她,这孩子刚刚落了水,恐怕还未回过神呢。”
魏王妃也很温柔,不仅给她毯子和蜜水,还替她擦干了头发,似乎特别喜欢她。
这很对劲儿,如果小郎君性格像了魏王的话就不太好了。
“这位女公子落了水,必是自对岸跑过来的,差一仆役去问问便是。”
席间另一个人出了主意。
魏王没吭声,只挥了挥手,一名仆役得了令,立刻跑了出去。
……这不好,虽然她爹不太会生她的气,但是她妈知道她偷偷跑出来的话,可能又不给她饭吃了。
她得抓紧时间,把正事问了。
但是阿母说,对外人直接提要求是不礼貌的。
因此要想想什么办法,阿鸮想。
“请你们生一个小郎君给我”这个要求该怎么提,对方才不会生气呢?
“我想寻个小伙伴一起玩耍,所以跑来这里了。”她眨了眨眼睛。
接她话的是身边的魏王妃。
“可是,这里并无稚童啊。”
闪闪亮的魏王神情更冷了一分,刚想说话时,另一个小黄门跑了进来,在魏王耳边说了几句什么。
……不是她妈追来了吧?阿鸮的心瞬间悬了起来。
魏王听过之后,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神色,又看了她一眼。
“那就请莒乡侯进来吧。”
阿鸮放心了,为了避免新来的客人占据了这两口子的注意力,她赶紧把话说完。
“那为什么不赶紧生一个呢?”
魏王愣了,魏王妃也愣了,其他几个客人也愣了,然后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幕帐入口处。